賀詞

梅中和兄這一個「懸壺隨筆」網站,是我數十年夢想的實現。

我從小喜歡看報上的醫學文章﹙比如「疑難雜症」專欄 ﹚,往往天天剪存下來,裝滿一個個糖果鐵盒。即使後來入讀港大醫學院,仍然保留這閱讀習慣。但我發覺報上的醫學專欄,有一個致命的缺點,就是篇幅的局限性。由於每天刊登的字數有定額,不能多又不能少,而要遷就沒有耐心的讀者群,又不流行兩三天連載同一個題目,所以很難達致適當的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通常這些文章,一篇之中,或給公眾人士闡釋了一種疾病﹙如腎炎﹚的成因和病理,列出一大堆病徵,卻沒有足夠的案例和徵狀的發展﹑演變過程,往往使讀者一知半解, 懷疑自己患上了這個病;又或詳述了一個或一些病例﹙如傷寒﹚的徵候發展過程,卻沒有說出病徵背後的細菌學﹑人體學和免疫學等的理據,於是本來該是活生生的 ﹑極有趣味性的醫學知識,便成為僵化的﹑背誦性的「知識」。

近年互聯網的興起,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這篇幅的局限性。 很多門學問的「發燒友」﹙如攝影﹑天文學﹑量子力學﹚,都可以輕易在互聯網上得到想要的知識,往往可以達到專家級的程度。在醫學方面,在現在的英語社會, 也有很多網站﹙很多是收費的﹚為公眾人士提供較系統化﹑較深入的醫學知識。但在香港,對廣大的中文讀者而言,這些網站很少,而即使有,內容也往往很專門化。就我所見,有興趣吸收醫學知識的市民還是五十年不變地,從報刊的醫學專欄苦苦發掘出不是很合用的知識。

許多年來,互聯網這隻天賜的金蘋果,就這樣被浪費掉了。

而中和兄,在我眼中,是第一個﹙或第一批先行者中的一位﹚接下這金蘋果,切開,送上給香港市民分嚐的人。

中和兄這個「懸壺隨筆」網站,在內容方面,完全順應了「醫療知識普及化」的社會趨勢和素求;在形式上,又充分發揮了互聯網的特色和優點。

香港醫生工作之忙碌,天下皆知。所以「懸壺隨筆」這種形式的網站,才這樣難得。因為這是經多年的專業工作經驗,抽取最常見的,對廣大市民最有用的知識和病 例,以深入淺出的手法展示出來。期間肯定付出了無數心血和時間。而每篇長短不等,視題材而定。所以讀來「啖啖都是肉」,句句言之有物,沒有悶場。市民看這網站,既有娛樂性。又會不知不覺地增加了醫學知識,是一個無痛苦的學習過程。我可以意想得到:隨著時間過去,這網站的內容會愈來愈豐富,網站的分類系統便會「擴充」,在「肝臟篇」﹑「腸胃篇」裏面,還會有「肝癌」﹑「腸胃炎」等題目,或更細緻、深入的標題。這便會更發揮了互聯網的作用,方便了市民搜尋特別感興趣的項目,添上多一度服務空間。

由於我是「現役作家」,中和兄曾找我合夥寫作,而我因事忙無法從命。但中和兄獨自苦幹多月後,做出這網站的產品,不但內容恰當充實,而且文筆優美流鬯,是我所不及。這就是 古人說的「精誠所致,金石為開」了。﹙又一說是「只要功夫深,鐵柱磨成針」﹚所以「懸壺隨筆」,是專業知識配上無限愛心的結晶品,有至堅凝的一面,也有至 柔情的一面,切不可錯過。

「懸壺隨筆」網站的出現,不完全是偶發性的,而有歷史發展的必然性。香港的醫療水準近數十年突飛猛進,社會的健康保障工作也很有效﹙比如「毒奶粉」事件便不會在香港發生﹚,但市民的醫療知識卻不見得有大幅度的提升,成了最弱的一環。這相對而 言,是嚴重的失衡﹙incongruence﹚和落伍﹙lagging﹚。在任何社會系統,這種失衡和落伍,都會導致巨大的浪費。其他國家便多有這些例 子,比如有先進的民主制度而選民無民主意識和投票意欲,警方有最先進﹑昂貴的設備而公民無協助警方滅罪的公民意識,有完善的失業和勞工保障制度而公民喜 「不勞而獲」而無責任感………所有這些,都做成巨大的資源浪費。醫療系統也是一樣。現在香港市民的醫療知識水平其實遠低於其一般知識水平。近年來「家庭醫學」是受到了重視,可與各「專科」媲美,但這趨勢只是落實到醫生階層的結構,還未落實到家庭健康教育的大幅提升。現在還有許多人,因為不合理的延誤,錯過最早的治療時間﹙比如無故痰中有血絲,便認為是「熱氣」,自行以涼茶「治癒」;或發覺乳房有硬塊而秘不告人,拖延數月﹚,結果危及生命,又導致需要本可避免的複雜﹑昂貴的治療;而香港醫院的急症室,長期工作負荷超額,其中一個原因,是一些市民因缺乏醫療知識,對病徵過於敏感和驚恐,其實並不需要入急症室。

所以在目前的香港,引發廣泛市民對醫療知識的興趣,和提升廣泛市民的醫療知識水平,是一項歷史任務。而互聯網由於先天的優勢,在這項任務中,大概會擔當愈來愈重﹑以致主導性的角色。因此,今天「懸壺隨筆」網站的出現,並不是梅醫生多年行醫生涯的「餘波」或「餘興節目」,而是中和兄承擔一項新任務的開始,即使只屬「兼職」。可以預見,市民的興趣一旦被引發,要求會愈來愈多,網站會在與市民的互動中成長,而其他醫學專科﹙如呼吸系統,循環系統等﹚的網站也會應運而生。

所以目前「懸壺隨筆」的內容雖然不多,但它的價值卻主要是象徵性和前瞻性的。它踏出了第一步。對這艱難的一步,我致以深切的祝福。

梁鵬威
二零一零年十一月


************************************************

梁鵬威是我的同學兼好友,也是我心中的傳奇人物。

初認識他時,是在港大醫學院,與他做了五年的同學。我知道他來自喇沙中學,也的確有「喇沙仔」的英明精伶,但他卻另有一些特徵,包括酷愛文學。他在讀醫科的 第一﹑二年﹙有極大的功課壓力﹚,都在港大的校報「學苑」任編輯。這對港大醫科生而言,是前所未有的奇事。後來才知道,他的文學造詣,是一位偉大的母親從小的家庭教育,加上他在廣州的培正小學﹙當時的廣州第一名校﹚的嚴謹國學訓練,培養出來的。

在我看來,命運是刻意為梁鵬威安排了香港人罕有的曲折道路。在醫學院的第四年,要進外科手術室去看手術的過程時,他才發覺自己有見血暈眩的心理障礙,這又成了醫生生涯的嚴重障礙。但就像「齊瓦哥醫生」一書所說:他把很多事情保留給自己﹙He keeps many things to himself﹚。他默默忍受情緒的煎熬,無心考試,終於放棄醫生生涯,到英國另謀發展。

然後是第二次清楚看到命運的玩笑。本來梁鵬威已可在倫敦從頭讀物理和天文學,那是他感興趣的。但他碰到另一位好友李榮基君,提醒他一句,說他是他母親的獨子,如果留在英國,媽咪會很掛念。他立時「醒悟」,放棄學業回香港。

後來他做過很多工作,包括電腦﹑會計和業餘寫作。他曾是第一批﹙第一代﹚會代客戶做網頁的人。據他說,那時做一個公司網頁,收費曾高至五千元。﹙現在五十元也有人爭著做。﹚

但現在最特出的,是他的「業餘寫作」。而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天使的左翼」。梁鵬威的母親在2004年在聯合醫院逝世,他在一個月後寫成這本「紀念慈恩」 的書。出版後,吳靄儀首先在蘋果日報強烈推薦,然後大公報一連兩天作專欄推介,然後是信報﹑明報。香港電台﹙晨光第一線﹚也有半小時的專門節目評論和推 薦。現在香港大概所有公共圖書館和大﹑中學圖書館都有這書了﹙因為是一些教師的至愛﹚。後來又在北京出版了大陸版,比香港更受歡迎,在重慶市入十大最受歡迎新書榜,排名第三,在全國同類書的點擊率排名第九。﹙這些資料,都可以在網上找到。﹚

在2009年,梁鵬威在大陸獲頒「全國十佳孝賢獎」,是香港歷年第二名獲頒這全國性獎項的人﹙第一個是數年前的蔡素玉,也是以孝順母親著名。﹚,也是第一個以此身份在中央電視台作嘉賓接受訪問的人。

吳靄儀早幾天還在頭條日報﹙是另外一篇評論﹚說,梁鵬威寫母子情,最難得是感情真摰,卻很約制,更能達至感情昇華。我雖對文學是門外漢,但覺得她說得很恰當。我最怕看呼天搶地的感情大發洩,但我喜歡看「天使的左翼」。

梁鵬威屢屢向我抱怨:做不成醫生,終身遺憾﹙特別是他母親很想他做醫生﹚。其實命運之神雖是多次捉弄他,但也沒有「玩盡」。總括而言,也應該無憾了。

梁鵬威的文學功力,當然和我有天壤之別。作為多年同學,我知道這位「大文豪」其實胸無城府,只有棵赤子之心。蒙他為本網站送上賀詞,本人深感榮耀,並願以梁兄的勉勵為鞭策。

梅中和醫生
二零一零年十一月


老公,我夢到你只穿一隻鞋子…

客座漫談:《珠玉集》

本網頁會定期誠邀同業先進賜稿。本期貴賓是陳海雄醫生,陳醫生是台灣高雄臨床腸胃科醫生,本文敍述他面對父親患病的感受。

老公,我夢到你只穿一隻鞋子…

我把剛從便利店購買的一個菠蘿包和一瓶鮮乳加上一份『蘋果日報』交給老爸,囑咐他高鐡車廂裏是允許吃東西的,然後拍一下老爸的肩膀,向他展個笑容,便步上扶手電梯離開高鐡站。左營站這扶手電梯特別長,我頻頻回頭看,直至看不見老爸的輪廓為止,雖然仍有些惦念,但總算鬆了一口氣,可以讓他到台北跟媽媽和弟弟同住,因為曉得他這次的覆診報告暫無復發的現象。

這是差不多一年多前的事了,回香港探親時覺得爸有點不對勁,看來明顯消瘦了的他胃口變差,腹部常常隱隱作痛。香港的醫生說他可能患上腸胃炎並開了點藥給他,但服用後反應不是很理想。我摸了摸他的肚子,在右上腹明顯有個可疑的硬塊,這對腸胃科醫師來說是個不妙的症狀。下一步當然是趕緊把老爸接到台灣我自己服務的醫院進行詳細檢查,超音波掃瞄馬上顯示肝臟右葉有一個約十三公分大的腫瘤,這真如晴天霹靂,更可怕的是肺部x-光片有一大片陰影,莫非是肺部轉移了嗎?我控制自己不要再想下去。按照平常處理類似病患的流程,我通常會很快理出個頭緒,然後趕緊向病人和家屬解釋病情預後,並提出治療方案,但這一次患病的是我的老爸,雖然理性上和行動上我仍然可以努力與外科和放射科醫師研究動手術治療的可行性(因為這是治療肝癌比較有效的方法),但是我可以怎樣向父母親和家人解釋呢?一個醫生最感窩囊的不過如此了!這一夜實在難以入睡!夜半時分,突然聽見另一半的飲泣聲,深怕哪時或哪裏不小心傷害了愛妻而不自知,安慰之餘更追問原委,愛妻說她在夢中清楚見到我,夢中我下車時只穿了一隻鞋子而另一隻腳則光着。一個聽似無厘頭的夢卻促使愛妻從夢中哭醒,我終於明白了:她是和我感同身受!這樣的遭遇使我失了方寸,不要說只穿一隻鞋子,即使沒穿也一點不奇怪。然而我雖然苦,但卻不枉此生,因為有人比我更了解和更關心我自己。

往昔兒時的種種一下子全部浮現眼前,自我懂性以來就知道家境不佳,一家六口連同外婆弟妹住在一個不到一百平方呎的政府公共屋宇裏。爸爸身體不好,自卑感又重,工作時有時無,媽媽幾乎是身兼兩職,脾氣當然不好,故家中常有爭執,我是無知也無助。不過,小時候的我卻對這世界充滿了幻想和期待,星期天爸爸要是不用上班,一定會帶我和弟妹外出,而我們最大的娛樂就是從我們家(慈雲山)走路到黃大仙、新蒲崗、觀塘…然後再走回來,這樣省下來的車資可以作其他用途,比方說在寒風刺骨的回家路上,我們四個人可以在路邊攤檔共享一碗臘腸糯米飯。對我來說旅途上就像冒險探索一樣有趣,不只風光明媚,還有許多我不曾見過的人和事物,雖然很多東西不見得可以吃得到或可以擁有,但我們兄弟姊妹都很樂天知命,很少跟爸爸要買東西。別人看爸爸是一個個子小、不起眼的人物,媽媽也常埋怨他沒本事,不會掙錢,但小時候的我們卻認為爸爸很偉大,是個巨人。他畢業於中文大學的前身聯合書院新聞系,但因為身體差無法通宵達旦工作而轉行,我小時候最愛聽他講解南唐李後主的詞,一個天生的悲劇人物,才情橫溢卻生不逢時。爸爸勞碌一生從沒有享受過什麼,如今還要受病痛之苦,有誰比為人子為人醫的我更沈痛?

經討論後放射線醫師認為爸爸肺部的陰影只是支氣管擴張所致,加上血液報告顯示爸的肝功能仍可承受外科治療,於是決定替爸爸動手術。手術進行了差不多十五個小時,我的外科同事蔡正中醫師真的為我拼了命,成功把一顆像壘球一樣大的腫瘤取出來,更想不到經過一星期的休息,七十多歲的父親出乎意料已經恢復過來。感謝主!我又可以正常穿上鞋子了。



胃酸反流病 (1)

胃酸反流病的症狀和成因

先向各位講個故事:

陳氏家族

陳氏家族有四個成員,他們分別是:
  • 陳先生現年四十歲,是個成功商人,工作忙,應酬多,有些肥胖,是典型的「都市人」。
  • 陳太太現年三十八歲,是個「全職」家庭主婦。
  • 陳小姐現年十八歲,仍在大專讀書。
  • 陳伯是位七十五歲的退休公務員,身體還挺不錯,但需要服食控制血壓和血脂藥。

何醫生是他們的家庭醫生。
陳先生向何醫生申訴,在餐後,經常有酸味湧上喉嚨,而且胸口不時有灼熱的感覺。
陳太太不抽煙,但是經常在半夜咳嗽,影響陳先生睡眠。
陳小姐也不抽煙,但是有時覺得氣喘,需要打開窗子,用力呼吸。
陳伯近來晚飯後經常左下方胸口痛。
他們來求診,都是問同一個問題: 「我是不是患了胃酸反流病」?
在未替他們診治前,先了解一下,什麼是「胃酸反流病」。

「胃酸反流病」,又名胃食管反流病,英文叫做(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簡稱做GERD,是近年來經常見到的毛病。這種毛病,是由於胃酸由胃部倒流到食道而引致。

我們的胃,有一種分泌胃酸的細胞,叫做胃壁細胞 (Parietal Cell),產生的胃酸,就是鹽酸 (hydrochloric acid)。胃酸的酸度很高,pH值在一到二左右,用來幫肋消化,也能抵禦細菌浸入。我們的胃壁,既然能分泌胃酸,當然能夠抵受胃酸的酸度。但食道表皮的細胞,卻和胃壁表皮的細胞截然不同。

食道的表皮細胞,叫做「鱗狀上皮細胞」,主要功能是抵禦食物的磨損,但抗酸能力卻大大不如胃壁細胞,所以身體必需有些機制,避免食道受胃酸過長時間的侵蝕。

食道和胃之間,有一閘口,叫做「下食管括約肌」,用作防止胃酸反流。這個閘口,每日只作很短暫時間鬆弛,特別是在飯後,以方便噯氣。在這時侯,縱會有些胃酸反流上食道,但為時很短,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每日二十四小時內胃酸逗留在食道的時間加起來,總共也只是一至兩個小時,不會令人有不適的感覺。

正常食道和胃之圖示

患有反流性食管炎病者,「下食管括約肌」過於鬆弛,每日胃酸有過多的時間滯留在食道,對食道構成刺激,導致所謂胃食管反流病。

除了「下食管括約肌」外,食道須要穿過橫隔膜缺口,由胸聜進入腹部,如果這個缺口過鬆,胃部會上移,部份會進入胸腔,形成「裂孔疝」(hiatal hernia),這也是胃酸反流的一個原因。

出現『裂孔疝』之圖示

胃食管反流病近年來,在西方國家和本地,都有增加的趨勢。最典型的症狀,有「反酸」、 「火燒心」 ( 心口灼熱 )、胸部疼痛等等。但是有時也會導致長期咳嗽,氣喘、喉部不適,甚至有類似心絞痛一樣的症狀。這些症狀, 都和陳氏家族每人的症狀吻合。那麽,他們是否全患了胃食管反流病呢?

下回,請您作為作為何醫生的臨時助手,一齊為他們診冶吧。



胃酸反流病 (2)

胃酸反流病的診斷和治療

歡迎各位光臨何醫生診症室,與何醫生一同替陳氏家族診症。

當然,在現實社會中,病人資料是保密的。 所以,這個陳氏家族是虛搆的。 甚至這位家庭醫生,和他的診症室,也是虛擬的!

陳先生的檔案

陳先生申訴:在餐後,經常有酸味湧上喉嚨,而且胸口不時有灼熱的感覺。 「反酸」 和「火燒心」(胸口灼熱), 是反流性食管病最常見的症狀。

上文提過,「下食管括約肌」,飯後會作很短暫時間鬆弛,以方便噯氣。在這時侯,會有些胃酸反流上食道,但為時很短,所以「偶然感覺」有些酸味湧上胸口,不足為奇,也不足以診斷患了反流性食管病

但是,根據研究,一般人如果每星期有兩日或以上的「輕度」反酸或火燒心,或有多過一日的「中度或嚴重」的類似症狀,就會感到不適、困擾。 根據這些症狀,已足以作出「反流性食管病」的診斷。 什麼是「輕度」?什麼又是「中度或嚴重」?這全由病人自已决定。總之,反酸和火燒心到了令病人主觀地感覺到不適或困擾的地步時,他(她)才是患上了胃酸反流病

陳先生差不多隔一兩天就有一次胃酸湧上喉嚨的感覺,令他很煩惱。 所以根據他的症狀,何醫生診斷他患了反流性食管病。

在處理病况方面,陳先生和何醫生,是很好的合作夥伴,他們一起商量解決問題的方法。

陳先生想知道,他平日能做些什麽,可以令「反流性食管病」症狀減輕?
  • 陳先生應减磅。 減低食量,多些運動,並應戒煙。
  • 食物方面,要避免進食過於肥膩、過酸、過辣的食物,以及柑橘類的水果,也不要飲有氣的飲品。易噯氣的食物,例如洋蔥、大蒜等等,盡量少吃。薄荷、巧克力也要避免。
  • 進食時不要過飽,飯後不要馬上彎腰伏案工作,也不要穿著太緊的衣服。
  • 晚上有反酸的話,不要飽食後馬上就睡,睡眠時可以把牀頭抬高。

要服藥嗎?

目前醫冶反流性食管病的主要藥物,是「質子泵抑制劑」(Proton Pump Inhibitor,簡稱PPI),「H2受體拮抗劑」 (H2 Receptor Antagonist 簡稱H2RA ),另外有「胃動力促進劑」(Prokinetic),「氨基丁酸受體激動劑」(GABA Agonist),中和胃酸藥 (Antacid),褐藻酸 (Alginic Acid) 等等。

要照胃鏡嗎?

絕大多數有胃酸反流或火燒心症狀的病人,食道看來是正常,沒有糜爛的。請看下圖:

正常的胃、食道交界

這些病人縱然由於胃酸反流上食道,產生火燒心等不適的感覺,但不足以令食道糜爛。這種情況,统稱為「非糜爛反流性食管病」(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簡稱NERD)。 縱使照胃鏡也找不到什麽毛病,所以他們是不須照胃鏡的。

胃酸反流,導至食道糜爛的病人屬少數,他們統稱為「糜爛反流性食管病」(Erosive Reflux Disease,簡稱ERD)。 請看下圖:

糜爛反流性食管病


這一類病人,如果有典型的症狀,而且服用適當的藥物後病况有顯著改善的話,根據這些資料而斷定病人有胃酸反流病。這叫做「臨床診斷」(Clinical Diagnosis),也應是正確的,不是一定要作胃鏡檢查來作診斷。

那麼,什麼時候要照胃鏡呢?首先,如果症狀不明確、食藥無效,或如果懷疑有併發症,例如食道癌、食道狹窄、或懷疑有其他病因,應作胃鏡檢查。另外,有「巴雷特氏食管」(見下文),亦應定期照胃鏡,並作活檢。經常復發者,也應照胃鏡作評估。

當然,胃鏡的另一作用,是檢查一下胃部和十二指腸,有沒有其他毛病,例如潰瘍,腫瘤,幽門縲杆菌等等。

需要作其他檢查嗎?

除了胃鏡,如有需要,更可作「廿四小時連續性食管酸性監察」(24 Hours Oesophageal pH Monitor),把一個傳感器擺在食道底部,來探測廿四小時內胃酸反流的狀况。

服藥要服多久? 怎樣服用?

何醫生給陳先生服用質子泵抑制劑(PPI),作為治療,同時特別提醒他,這類藥應於飯前半小時至一小時服,才能發揮最大藥力。

何醫生又告訴陳先生,「質子泵抑制劑」雖然藥力強,但不是止痛藥,與「中和胃酸藥」不同,不是一服便見效的。 縱使是「非糜爛反流性食管病」,也應持續服藥至少四星期才作評估。 「糜爛反流性食管病」,則應持續服藥至少四至八星期。

病情受控後,可以採取「需要時服藥」方式 (On Demand Treatment),意即症狀復發時,再持續服用一兩個星期藥,或直至症狀消失為止。 如果停藥後症狀頗頗復發,則可考慮維持治療(Maintenance treatment),不要完全停藥。

服藥外還有別的冶療方法嗎?

需要長期不停服藥的病人,亦可以考慮做手術,該手術叫做胃底折疊術 (Fundoplication),最好用微創方法進行。早期曾推崇用胃鏡施術,由於長期療效欠佳,此方式近年已不流行。

當然,長期服藥或施行手術,各有優劣,要了解清楚。考慮手術時一定酌量本身的情况,並要和家人,家庭醫生和外科醫生,詳細討論,從長計議。

有什麽併發症要留意嗎?

糜爛反流性食管炎,可以導致食管潰瘍、出血、以及潰瘍痊瘉後通道收窄,引致進食疼痛或吞嚥困難等併發毛病。這些併發症,多能用胃鏡冶療。

除此以外,慢性反流性食管炎也會令食道細胞發生變化,由「鱗狀上皮細胞」變為「柱狀上皮細胞」,這種變質的食管,叫做巴雷特氏食管(Barrett's Oesophagus)。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特別是較嚴重患者,可轉變為巴雷特氏食管,而後者還有機會惡化為食道癌。

有巴雷特氏食管患者,需要定期作胃鏡監察。 對食道細胞已有嚴重病變者,目前已有多種方法治療,例如用光動力療法(Photodynamic therapy),射頻消融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等等。

陳先生由於有頗長的反酸病歷,有時還有些吞嚥困難的感覺,結果作了胃鏡檢查。 檢查結果,食道是完全正常的,所以他患的是「非糜爛反流性食管病」(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簡稱NERD)。

************************************************

陳先生從此改變生活方式,小心飲食,多做運動。 服食了數個星期藥物後,症狀基本上已受控制。 之後一年內,症狀曾復發一兩次,採取「需要時服藥」方式,數周後(見上文),又再康復了。



胃酸反流病 (3)

胃酸反流病和其他症狀的關係

陳太太的檔案

陳太太申訴經常在半夜咳嗽,懷疑是由胃酸反流引起的。陳太太並沒有她先生那樣反酸和火燒心的症狀。服食「質子泵抑制劑」後,病況也沒有明顯改善。這是什麼原因呢?

原來長期咳嗽的原因是很復雜的,由鼻涕倒流引致的, 約佔四成,由哮喘引致的,約佔兩成,由胃酸反流引致的,也只佔兩成,還有其他原因。很多病人咳嗽的原因,並非是單一的,而是多方面的。

沒有反酸和火燒心的症狀的病人,咳嗽、氣喘等毛病,很少是只由胃酸反流引致的,當然,用「質子泵抑制劑」等 「特效藥」對他們的病况,也是「無效」的。基於上敍原因,陳太太概然沒有反酸和火燒心的症狀,便應先作肺功能和耳鼻喉方面的檢查,找一下其他的原因才對。

反過來說,就算有反酸和火燒心這些典型的症狀,只用PPI這等 「特效藥」也不是一定藥到病除。上文提到,很多病人咳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胃酸反流可能只是誘發因素而己。其他因素,例如鼻敏感、氣管敏感、吸煙、空氣污染等因素,都應考慮,並予以處理,才能澈底洽療。

後來陳太太經耳鼻喉檢查, 原來有鼻敏感和鼻涕倒流,對症下藥後,咳嗽也好了。從此,陳先生也不會半夜被咳嗽聲吵醒了。

陳小姐的檔案

和陳太太一樣,陳小姐用醫治胃酸的藥物後,氣喘的情況, 並沒有改善。陳小姐再經肺功能檢查,也沒有氣管敏感的問題。後來才發覺,她患的是「過度呼吸綜合徽」(Hyper-ventilation Syndrome),是由於焦慮而導致下意識呼吸過速,繼而引起血液酸鹼失衡,有時會導致手腳麻木,甚至昏眩的感覺。

何醫生向她解釋後,陳小姐放下心頭大石,只服用很短時間的藥,便完全康復了。

陳伯的檔案

「最後但並非最不重要」(Last but not the least) 的病人, 是陳伯。 (在何醫生眼中,所有的病人,都是重要的)。陳伯申訴經常飯後胸痛。

胃酸反流是胸痛的一個主因,但在陳伯這個年紀,加上高血壓的病歷,一定要先確定有無「冠心病」。結果陳伯經過心臟撿查,果然患了冠心病,經過「通波波」手術後,己經完全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