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達通

 

八達通


和大多數市民一樣, 我也有一張「八達通」.

乘搭公共交通工具, 去超市或便利店購物, 都不須具備現金, 只要把八達通掏出來, 在電子感應器上按一下 (謂之「拍咭」), 感應器會「嘟」一聲回應, 表示交易完成, 银行會在賬户中自動扣數.

本人的八達通, 屬於自動增值類型, 發咭前須登記出生日期, 身份証號碼等個人資料, 方便银行於銀碼不足時自動注入款項.

由於生活需要, 每日都需拍咭多次. 曠日久之, 「嘟」聲已在腦海中變成個美麗的音符. 它表示交易完成, 購物完畢, 或者已經上了車, 目的地即將在望. 這些不足提的瑣事, 達不到「意識」層面, 卻能在「下意識」裹, 觸起一絲絲「辦妥」, 「成功」的成就感和安全感.

今天中午下班, 如常地排隊, 上巴士, 如常地拍咭, 卻沒有聽到那熟悉的「嘟」聲, 只聽到一個陌生的, 高了六, 七度音符的「咇」聲.

這一「咇」聲, 把我那仍在太虛中雲遊的「意識」一下子扯到現實裹來. 對了, 昨天剛慶祝六十五歲生日, 今天是做「長者」的第一天, 自動增值型八達通, 能跟據資料, 辨認長者, 長者車費, 用「咇」聲表示. 由今天開始, 作為長者, 搭公車是有優惠的.

不單如此, 以後去海洋公園, 是免費入塲的. 而且每年專科醫學院和內科醫學院年費, 成為長者後也全免了.

這些優惠, 在我看來, 杯水車薪, 「扶貧」是談不到的, 象徽意義大於實際, 是文明社會對市民的一項認同. 「敬老」的意義, 亦重於「憐老」. 不妨欣然接受吧.

變成「長者」, 感覺如何?

感覺大致是良好的.

年紀大了, 只不過是人生的一個過程. 英文叫做 aging, 中譯「衰老」. 其實「老」與「衰」, 並非必然共存.

老邁, 是人生的一個過程, 每個都要經歷, 生,老,病,死. 無人能夠避免. 人老了, 既不可憐, 亦不可悲. 何衰之有? 當然體魄不比以前, 器官開始退化, 腫瘤漸多, 是免不了的. 但很多毛病都是仍可控制的. 而且平日工作量和運動量都可相應調節. 環境變, 人亦可隨着變, 總有辦法適應的.

除了社會認同你, 給你多少優惠外, 家人愛護你, 朋友支持你, 更不可缺. 在個人層面來說, 當然健康最重要. 在這方面,「比上不足, 比下有餘」是永恆的真理: 總有人健康比自己好, 也有人比自己差的, 對嗎?

其實財富也好, 際遇也好, 都是如此. 年輕時自覺「比上不足」, 才會發奮圖强, 力爭上游, 年長時自覺「比下有餘」, 才會樂天知命, 滿足人生.

到了不惑之年, 只要不退休, 還是要服務病人的. 工餘不妨用這長者八達通坐公車到處遊覽遊覽, 慶之所至, 去海洋公園享受一下免費招待, 「樂天知命」一番, 想起來還是挺寫意的.

梅中和醫生

寫於二零一三年一月十八日